化学锅底的报道引起了社会关注,在短短的一周时间内,包括北京、广州、武汉等地的媒体都先后展开调查,结果显示化学锅底普遍存在。面对火锅市场存在的信任危机,昨天中烹协首度回应称纯属谣传。不过,对于这一火锅界的利好消息,不少网友却并不买账(12月23日《扬子晚报》)。
我想借这则新闻,来一个年终盘点式分析,那便是,社会的成长脚步,正在令人惊喜地加速。
看看吧,中烹协出面辟谣了,可公众对辟谣的反馈是什么呢,网民几乎百分之百地说NO,媒体依然不依不饶继续曝料“一滴香”,舆论几乎没有经历拔河般的几番进退,网民与媒体第一时间将其判定为“爷替儿叫屈”,将其视同鸦噪不予理会,同时,“人肉”及时发力,搜出了中烹协火锅专委会的负责人竟然是北京一家知名火锅连锁企业的老板。这一切,说明了公众的维权自觉与主动监督精神,正在更为理性、更为策略地进步着。公众社会观念的历史演进与实质成形,其对一切公共领域的事务管理与推动作用,不可小觑。
在中国,公众借力网络而迅速成长,最典型体现在周久耕等腐败案与周老虎等公共事件中。它受着一定的双刃剑误伤之困扰,但利远大于弊的种种实践与极其有效的“精准打击”力道,使其快速成长为社会规则改进与协调利益、平衡诉求、消弭对立、沟通误解的社会公器。譬如对化学火锅的围观效应,这众多网民以其热情、无畏、较真、非强制、非具体利益关联等特点与作用,有效地冲销了自查自纠那种“父查子”、“左手查右手”的弊病。
公众对于公共事务参与的多元化、多维度特点,从很多公共事件看来,已隐约扮演着传说中的“第三方监督机制”的角色。这无疑从客观效果上加快了科学反腐机制的探索与建立,将必然促进社会管理体制的主动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