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宝教育旗下公务员考试网站
网站地图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主页  >> 申论资料  >> 热点时评   
热点时评
每日时评:双重标准 还是我们自己的标准?
http://www.zjgwy.org       2012-01-16      来源:现代快报
【字体: 】              

  本周,两项校车安全国家标准正式通过,由于此次校车国标参照了美国校车安全标准,因此也被舆论普遍认为是“高标准”。


  但高标准也会惹来争议,比如不少中小客车制造企业就很不满,他们认为,这样的高标准不符合我国实际,门槛太高,中小企业没有实力参与分享校车订单,甚至还有一些极端的声音:校车安全国标被大企业绑架了。


  这真是很奇怪的现象:标准低的时候,批评国家标准为照顾行业利益而牺牲民众利益的质疑声此起彼伏,现在校车安全高标准了,却也有这么多的质疑声。尤其是那些中小客车制造企业,我真的很想问一下他们:难道为你们量身定做的低标准,就符合我国实际了?我国的实际,难道就是校车安全标准不能高只能低?孩子们的安全,难道还不如你们的校车订单来得重要?话说回来,这些中小客车制造企业之所以会有“校车安全标准不能高”的怪异想法,恐怕正是因为他们已经习惯于在低标准下过日子,习惯了低成本扩张,习惯了低标准下的高利润,如今标准一高,他们就不适应了,就有意见了。这样的企业,我看都倒闭了,也没什么可惜,事实上,成天被这些企业挂在嘴上的市场规则,不就是“优胜劣汰”吗?


  对中国高标准不适应的,当然不止这些试图混淆视听的中小客车制造企业,很多国际巨头也已习惯于享受我国低标准下的高利润了。


  来看看《中国青年报》1月14日的最新报道吧“跨国公司在国内外持双重标准,消费者频遭耍大牌”。在这些执行双重标准的跨国公司名单上,苹果、强生、麦当劳等巨头赫然在目。所谓双重标准,无非就是这些企业在本国或标准严苛的发达国家执行较高的产品质量标准,而在我国,这些标准却低了好几个等级,比如说,强生公司22次产品召回都与中国市场无关。双重标准的背后,是这些跨国公司尽量压缩成本提高利润率的小算盘,为了追逐更高的利润率,很多时候,这些宣称“质量全球一致”的巨头可以无视我国消费者的权益乃至身体健康。遗憾的是,他们往往能够得逞,我们除了舆论上的谴责,竟然拿他们没什么办法。这也正是《中国青年报》报道中提出的问题:到底是谁宠坏了这些洋品牌?


  是啊,谁宠坏了这些洋品牌呢?细细想起来,这些跨国公司执行的双重标准是一方面,但恐怕更重要的,是我国在很多领域一直实施较低的强制性标准有关。道理很简单,如果我们的国标够高,那些跨国公司想要通过执行双重标准最大程度逐利,也是没有机会的。被宠坏的这些洋品牌,实际上也在告诉我们,很多时候,企业的自律是靠不住的,即便是那些声名赫赫的跨国公司,也会被利益蒙住了眼睛。唯有提高强制性的国家标准,才能让这些跨国公司“老实”起来,也才能为保护消费者利益打下坚实的基础。要实现国家标准的全面提高,不仅要打破让跨国公司“标准自然高”这种莫名其妙的信任,更要打破“高标准会削弱国内企业竞争力”的错误思维,一句话,就是要走出“低标准发展”的陷阱。遗憾的是,此前的一些国家标准制定,依然在“低水平发展”的框子里面打转,在这些标准的制定过程中,消费者利益乃至身体健康,往往要为行业利益让路,比如说前段时间引发批评如潮的生乳新国标,就是如此。


  低标准保护下的行业,不会形成真正的核心竞争力,更无法与国际巨头较一日之长短,正如与公款消费密不可分的茅台(600519,股吧)酒,即便再贵再脱销,即便被胡润评为奢侈品,也终究成不了令人尊敬的品牌。同样,低标准之下,企业家的责任意识也会越来越稀薄习惯了低标准获利的他们,已经不再有动力来高标准要求自己和企业。最好的例子,莫过于本周发出“很多食品安全事件是舆论炮制出来的”这一奇谈怪论的宗庆后。作为娃哈哈的掌门人,作为名声在外的著名企业家,宗庆后在领取“社会责任奖”的现场冒出这番引来舆论大哗的话,实在令人心寒置食品安全事故多发背后的企业无良、监管不力于不顾,反而指责舆论和媒体炮制食品安全事件,如此颠倒黑白,哪还有丝毫的社会责任感?这样的企业家,如何让消费者对其放心?


  校车安全向高标准看齐,是一次强有力的纠偏,它不应该是个孤例,而应该成为各个领域走出“低水平发展”陷阱的契机。“低水平发展没有出路”,更应该与“不能为了发展牺牲环境”一样,成为全社会的基本共识。




互动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