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爱的读者朋友,当你打开报纸、看到这篇文章的时候,你应该不是行在旅途,就是已在家中;或者是刚买到车票,正焦急而幸福地期待着回家之旅;又或者,今年可能回不了家,但梦里萦绕的都是家的影子。此时此刻,没有什么比“家”这个字眼,更有感召力,也没有什么比“回家”的面孔和背景,更能打动我们,更能触动我们柔软的内心。
回家是拥挤的,回家之路是辛苦的,可归程的游子不会把回家当作一种辛苦,他们的心里是充实而温暖的,家的呼唤和对家的期待,足以驱散任何一种艰难和劳累。置身于人流如织的火车站广场,看着那些南来北往的游子,那些表情各异的面孔,你的内心会涌出一份莫名的感动。他们的身份各异,他们赶往不同的地方,但每个人的心里一定涌动着同样的乡愁乡恋,因为那车站的进出口就连着家,就是家的方向!
不管翻越千山万水,不管经历多少劳累,我们都要回家,我们需要家,家更需要我们。杨澜在微博上的一句话打动了很多人,她说:什么也阻止不了中国人回家过年的脚步,是漂泊的心灵寻找接纳与慰藉的旅程,恰似全民的一次心理治疗。那些买不到票或中途受阻却一步步移向家乡的人,真是感天动地。确实,平凡的回家虽然宛如平常一首歌,但正因为平常,人同此心,那种共通的情感深深地打动着我们。
回家是温暖的,回家是美丽的。在这个纷繁的社会中,你再重要,你再优秀,也只是非常渺小的一个个体,你的身份并非不可替代,你的角色并非不可或缺,离开了谁这个社会都照样运转。可是,家不一样,你是爸爸,你是妈妈,你是儿子,你是女儿,你在家中的位置没有谁可以替代。所以,我们要回家。
回家是温暖的,回家是美丽的。当下的社会充满竞争,身处社会中的我们,时时处处都有落后的焦虑,都有输在起跑线上的不安,可在家这个港湾中,心是安宁的。工作岗位上的我们,时时都被效率的要求驱赶着往前走,做任何事都要接受效率的考核,效率的高压力和城市的快节奏,常常压得我们喘不过气来。而家里是不追求效率的,家的节奏,就是让你最舒服的节奏,家的温度,就是你的身体最需要的温度。
在社会中,流泪会被视作脆弱,“市场经济不相信眼泪”是残酷却通行的原则。可是在家里,你可以伏在爱人的肩头痛哭一晚,随意地诉说你的爱与痛,分享你的快乐与忧愁,没人会说你是话痨,爸爸妈妈、爱人孩子,永远会耐心地倾听你的诉说。这,就是家的磁场,这,就是家让我们魂牵梦绕的地方。
这两天,媒体在讨论“恐归”的话题,称调查显示七成人害怕过年回家,或是担心父母逼婚,或是担心回家成本高,或是担心回家的应酬。其实,“恐归”并不是恐惧回家,近乡情更怯,恰恰就因为想家而恐家,是乡愁乡恋的另一种表达。说“恐归”,最终还是都回家了,恐归,更多时候是一种对家的精神撒娇。就像孩子在父母面前撒个娇,这种“恐归”的忧愁,是漂泊在外的游子在溺爱自己的家面前的撒娇。
向回家的人致敬,一路平安!更向那些回不了家的人致敬,家在心中,无论身在何处,心安之处即是我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