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日的《广州日报》再次聚焦太湖污染和治理问题。报道称,上世纪80年代,苏南地区经济腾飞之时,造成了太湖严重污染。2007年太湖蓝藻大爆发后,江苏省级财政每年投入20亿元专项资金用于太湖治理。5年过去了,蓝藻依然年年爆发。去年11月,水利部相关人员称,太湖流域60%以上的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劣于三类。
一首脍炙人口的《太湖美》自上世纪70年代唱响大江南北,还于2002年被定为无锡市市歌。如今,歌声犹在,歌词中最核心、最具底气的“灵魂”——“太湖之美在于太湖水”,却已不在。
太湖水早在上世纪80年代就开始严重变质,“水底鱼虾肥”、“水边芦苇青”、“湖水织出灌溉网”、“稻香果香绕湖飞”等有关太湖两岸优美的自然风光和丰盛的物产的描绘成为历史。太湖水域严重富营养化,湖内的生态系统被严重破坏,鱼虾有异味、蓝藻频发,不仅无法灌溉,就连百姓吃的水质量都严重下降。
国家为此于1991年启动了第一期太湖治理工程,但太湖的污染依然在治理中加速恶化。在2005年第二轮太湖治理工程前,水利部相关官员表示,太湖污染面积在第一轮开展治理时只有1%,但第二轮治理时则高达80%!
太湖流域的污染及环境治理过程,或许正是许多地方历史发展变化的一个缩影。其中的经验值得总结,而其中的教训更应该吸取。
第二轮太湖流域的水质治理中,当初严重污染环境的企业已经“做大做强”,地方上不舍得狠心治理,对一些官员的政绩考核也依然没能从重视经济发展速度上真正转入经济发展质量上来。更重要的是,流域的水体整治“多头管理”、“流域管不了区域”等问题依然无解,一些区域为了自身发展,不顾所属的流域水体环境整治,造成区域规划与流域综合规划不接轨现象屡有存在,加之区域内环保、水利部门受制于区域整体发展,不能对区域内污染独立作出客观和果断的惩治等,最终造成了水体污染依然普遍存在的现状。
日前,环保部环境规划院公布的《2009年中国环境经济核算报告》显示,我国经济发展的环境污染代价持续上升,环境危机正在越来越严重地制约经济发展。传统工业化模式下建立在资源环境和公众健康不断透支的基础之上的GDP增长,是种高消耗、高污染、高风险的发展方式。
《太湖美》名不副实的背后,我们已经丢失了太多,而太湖污染只是时下我国环境状况的一个缩影。应该说,从中央到地方都已经意识到了环境污染对我国下一步发展的制约,也在努力尝试更有效的治污举措,只是在此之前的几十年里,我们在环境问题上的欠账实在太多了,导致现在的羁绊也很多。正如专家称“太湖水30年能治好就不错了”一样,环境治理任重而道远。但愿如此高昂付出的水污染治理,太湖能够成为最后一个“样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