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国务院下发通知,批转了交通运输部等部门重大节假日免收小型客车通行费实施方案。根据方案,在春节、清明节、劳动节、国庆节等四个国家法定节假日,7座以下(含7座)载客车辆将免收通行费。
在路桥费用收取多年后,此番节假日免费的举措,可谓是交通部门破天荒之举。
可能有人会担心,免费了,会不会车太多,导致交通压力骤增呢?其实翻看新闻,每逢节假日,的确时常出现交通拥堵的新闻,但仔细研究会发现,绝大多数拥堵都发生在收费站附近,骤增的车流,在这里会形成梗阻。而实行免费后,这一梗阻自然消除,实际是有利于缓解交通压力。广东这几年施行节假日“间歇性免费”的经验已经表明,这种举措,不但不会加剧交通拥堵,反而会消除收费站前的排队长龙。
倒是这一实施方案如何贯彻落实,才是更值得关注的焦点。眼下全国高速公路里程已经突破7万公里,如此迅速地增长,当然得益于“贷款修路,收费还贷”的政策,但是这在促进公路里程飞速增长的同时,也催生了一大批既得利益主体。众多政府还贷公路项目,在行将到期之前,通过变更经营主体等方式摇身一变成了经营性公路,随之成为地方政府的“印钞机”。众多上市的高速公路公司,其收入主要来源就是过路费,很多地方政府的财政,也仰仗这笔收入。据测算,免费后,将减少近200亿元收入,一纸免费令能不能得到顺利的贯彻执行呢?
对于地方政府来说,算小账更要算大帐,高企的出行成本,会使多少原本准备出行的人打消念头?这其中丧失的潜在消费又有多少?这就好比杭州西湖,虽然免除了景区门票,但带来了众多的游客,也拉动了大额的消费,最后,总体福利大幅提高。公路收费问题,不妨参照这一案例,通过制定具体可操作的细则,保障公路回归公益属性,这不仅有利于降低出行成本,鼓励民众外出消费,对于提升政府部门形象,也将大有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