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的数学教材中,常有一个水池开几个进水管的题目。进水管多,蓄水就快、就多。到了高中,又有往不同空格内填小球的题目,随便填不行,必须满足多个不同条件。现在想来,这两类题目分别可以比喻保障房建设中的两个重要环节:建房和分房。
如果把保障房比做蓄水池,供应资金、土地的进水管就必须多开。池水蓄满了要分配,必须充分考虑需要吃水的各种人群,否则就得有人渴着。一句话,开源不厌多,分水不厌细。这可以称为保障房的“取用水”哲学。
基本住房需求长期存在,保障房建设必须具有持续性,而且房屋质量、配套设施、居住环境等也应不断改善,这些都需要充裕的资金与土地支撑和保障。一段时期以来,保障房建设资金仅仅依靠财政划拨,渠道单一。建设用地虽有政策保障,但是囿于城市土地资源的有限性,常年维持一定增量难度愈来愈大。源头水量不足,必然有损池水的涵养,惠民效果难免要打折扣。多源头取水已成当务之急。
深圳等地的做法值得借鉴:创新保障房品种,吸引企业参与,吸纳社会投资,突破资金瓶颈;稳定新增用地,提高用地效率,保证增量,盘活存量,突破土地瓶颈。双管齐下甚至多管进水,形成常态,枯竭之忧才能化解。
池水丰沛,最终要滋养有需求之人。过去,户籍和收入是决定保障范围的“硬门槛”,不是本地户口、收入水平稍过最低保障线,便与保障“绝缘”。这大大收窄了制度惠及的区间,让“夹心层”、非本地户籍的各类群体游离于保障之外。
要用活保障房的一池春水,需要疏浚渠道,打通水脉。要针对不同群体差别化的住房需求,采取差异化政策。深圳等地探索“租售补”相结合,以“租”为渠道,用公租房之水滋养非本地户籍的各类人才群体;以“售”为渠道,用安居房或经适房之水涵养户籍无房家庭;以“补”为渠道,用租金补贴润养低收入群体,这些做法体现了分配政策的针对性。只有满足多层次的需求,做好制度设计,春水所到之处,住房“干渴”才能普遍缓解,制度保障范围才能扩大,安居工程的初衷才能最大程度地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