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宝教育旗下公务员考试网站
网站地图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主页  >> 申论资料  >> 热点时评   
热点时评
公考时评:想做“暴力女” 背后的“沉没的声音”
http://www.zjgwy.org       2015-07-01      来源:人民网
【字体: 】              

  “我是一名打人老师,我是慕丽女(暴力女)。”陕西西安市一名8岁留守女孩的手绘小人书中出现这样的话语,让前来为他们做心理辅导的心理咨询志愿者们既揪心又惊讶,在这样一个年仅8岁的女孩子心里,长时间的离开父母、长时间的沉默寡言,留守,到底会给她带来怎样的心理伤害?(6月28日《华商报》)


  著名社会学家费孝通先生认为,中国的家庭结构是一个三角形,父亲、母亲和孩子分别是三个角,它是最稳固的结构,也是最脆弱的结构。一旦家庭结构出现破裂,家庭功能就会缺失。在经济市场化、人口流动化的当下,留守儿童犹如散布原野的“野草莓”;倘若任由他们“野蛮生长”,难免会引发一系列的社会问题。


  想做“暴力女”既有留守儿童情感缺失的因素,也有学校教育偏差错乱的因素。伴随着工业化、城镇化进程,大量农村劳动力进城务工,导致他们和子女长期处于一种分离的状态——这不仅是一种物理距离,也是一种心理上的距离感和隔阂感,意味着子女的情感诉求得不到充分的满足。而“暴力育人”的陈旧观念,不仅让孩子们承受了身体上的痛苦,还给他们的精神世界发育和建设带来了负面影响。


  不论是将教育暴力的性质模糊化,还是将“严师出高徒”的行为崇高化,抑或是将学生遭受教育暴力宿命化,尽管理由冠冕堂皇,却都难以掩盖其本质。父母作为留守儿童的监护人,当孩子的合法权益受到侵犯的时候,却难以发出自己的声音,从而导致少数老师变本加厉、有恃无恐,让轻度的失范行为不断累加和升级,在孩子的心中留下难以消除的阴影。


  在一定程度上,现实生活中的弱势群体,也是表达上的弱势群体。如果不是一次意外的发现和打捞,我们会很难倾听到留守儿童“沉没的声音”。留守儿童既缺乏参与公共决策的渠道,也缺乏影响舆论场域的能量,表达和追求自己的合法权益的能力十分薄弱。以至于在遭受辱骂、体罚甚至性侵害的时候,都没能发出“沉没的声音”。


  近年来,青少年暴力作为一个社会问题不时进入公众实现。这里面,固然有暴戾心态弥漫的因素,也和当下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的缺失有关。“没有爱,就没有教育”,如果孩子从父母和老师那里都得不到足够的爱和关心,朴素的人性自然会变得自私麻木和冷漠,濒临危险地带。


  小女孩天真、纯净的童言背后,依然有直接而强烈的利益诉求。正视留守儿童“沉没的声音”,尊重和回应他们的利益诉求,离不开家长的责任和担当,也离不开教师的仁爱之心。只有给予孩子更多的光亮和温暖,他们才不会有“灰暗的理想”。




互动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