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2日晚23:20许,天津塘沽滨海新区发生爆炸。现场多次发生爆炸,其中第二次爆炸(8月12日23:30左右)相当于21吨TNT威力。
这一夜,整个中国被天津的爆炸声惊醒。
新闻客户端深夜推送的这条新闻,令亿万天津之外的国人揪心难眠。在灾难现场诸多市民的“随手拍”中,我们感同身受着这场意外灾难对生命与家园的涂炭,我们关心关切着那些奔走在救援现场、或暂时还失联着的面庞……他们在爆炸的前一刻,可能还忙碌在工作岗位上,可能跟我们一样刚刚进入梦乡,可能还在为家庭的柴米油盐而奔走,可能正蕴蓄着明天的希望与梦想。只是爆炸,令这一切都转瞬改变。灾难片般的现场,让人感受到彻骨的伤痛与悲凉。
是的,正视伤痛与悲凉,才能安抚人心,才能逾越困顿。
好在事发后第一时间,习近平对天津滨海新区危险品仓库爆炸事故作出重要指示,要求尽快控制消除火情,全力救治伤员,确保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李克强就救援和应急处置工作作出批示。此间,根据习近平和李克强指示,国务委员、公安部部长郭声琨已率国务院工作组赴现场指导事故救援和应急处置工作。天津市委市政府主要负责同志已赶赴事故现场组织开展抢险救援工作。
在民间,各种自发自觉的救援行动,一整晚未曾停步。在风险未散之下,天津百姓自发涌入滨海新区,抢救伤员;天津出租车导航传出的“为天津祈福,今夜我们在一起!”的提示不绝于耳;“预计送血车队将从南站出发送至泰达心血管病医院,由警车带道,请求沿线车辆为生命让路”等内容,在微信“朋友圈”疯传;人群中,“天津开发区第二小学已具备临时收容条件,回不去家的居民请到第二小学”等提醒,口口相传。勿传谣、勿挡道,多献血、多出力……城市悲情的底色之下,有人性温润的暖流奔涌。
事故原因有待厘清,但这依然不妨碍我们反思一些细节:譬如关于化工安全这个全球性话题。2011年,有媒体曾发出质疑,“渤海湾遭遇化工厂围港”,并对天津市工业园附近过于密集的危险化工品项目提出质疑。2012年,滨海新区的化工厂就发生过双氧水储存罐爆炸的事故。当年,天津还发生了市民因一家化工企业离居民区过近而散步抗议的群体性事件。那么,数年过去,相关安全防护与应急处置工作,果真毫无纰漏、百密无疏?譬如爆炸发生在12日23:30,但直到13日凌晨3:52 ,@天津发布才发布了第一条和事件有关的消息。一分钟后,第二条微博就是领导在现场。如此危机公关法则 、如此信息披露之举,与“互联网+”时代民众对政府公共治理的期待,相去甚远。
真相早一点,问责真一点,对于伤亡人员、对于未有爆炸的城市,是最好的慰藉与警示。救援不能止步,问责也该与之同行。
在人类多舛多难的历史上,我们不会、也不应歌颂任何一次灾难,但跨越伤痛的路上,同行的砥砺与勇气,让我们足以抱团取暖。让受惊而疲累的心,早日有家可归;让亟待救援的生命,能脱离灾难的危险;让疏忽懈怠之责,亦有对应的罚单处理。这一步又一步,拷问着法治时代的行政理论,也考验着公民社会的价值理念。
今天,我们与天津在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