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宝教育旗下公务员考试网站
网站地图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主页  >> 申论资料  >> 申论范文   
申论范文
2012年申论热点:推进文化改革发展 增强文化创造活力
http://www.zjgwy.org       2012-03-14      来源:浙江公务员考试网
【字体: 】              

  继续大力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必须大力推进文化改革,增强文化创造活力。推进文化改革发展,增强文化创造活力,必须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重塑文化市场主体,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创新文化管理体制,做到立足中国、面向世界。


  改革创新是发展的动力之源、活力之源。继续大力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不断开创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持续迸发、社会文化生活更加丰富多彩、人民基本文化权益得到更好保障、人民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全面提高的新局面,就必须以大力推进文化改革发展为抓手,进一步激发文化创造活力。


  大力推进文化改革发展,才能增强文化创造活力,调动人民群众的文化创造激情,更好适应文化发展环境的深刻变化


  ●文化改革是增强文化创造活力的强大杠杆


  ●文化创造力蕴藏于人民群众之中


  ●文化发展环境的深刻变化要求推进文化改革发展


  文化改革是增强文化创造活力的强大杠杆。改革是发展的动力源泉,文化发展同样离不开改革。离开改革创新,文化就失去创造活力,就难以延续传承,更难以实现大发展大繁荣。中华文化之所以能够在5000多年的历史发展进程中延续并发展壮大,靠的就是吐故纳新的能力和求变图强的精神。文化作为意识形态的主要内容,其是否充满活力取决于改革创新。通过深化文化改革,才能激发文化发展创造力,促进文化生产力发展,实现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


  文化为人民群众所创造。文化来源于实践,人民群众是实践的主体,没有人民群众的丰富实践,就不可能有文化的发展繁荣。文化创造力蕴藏于人民群众之中。增强文化创造力必须依赖于人民群众,充分调动人民群众的文化创造激情。人民群众是生活在一定的社会文化制度之下的,社会文化制度会直接或间接影响人们的思想观念及思维方式,影响人们文化创造的积极性,从而影响文化创造活力。长期以来,我们的文化体制是公益性文化事业和经营性文化产业不分,政府既管文化又办文化。文化发展只有政府的积极性,单位及人民群众的积极性没有很好调动起来,导致文化发展缺乏创造活力。因此,坚持群众路线,调动人民群众文化创造激情,是推进文化改革、增强文化创造活力、提升文化竞争力、促进社会主义文化发展繁荣的重要手段。


  文化发展环境的深刻变化要求推进文化改革发展。当今,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日益完善,经济成分多元化,经济实力不断增强,对外开放不断扩大和日益深入,互联网日益发达与便捷,信息高度现代化。这些新情况,使社会主义文化赖以生存发展的环境发生了深刻变化。同时,当今世界两种制度并存,东西方思想文化交流交融交锋更加明显,网络文化成为全新的文化形态,成为各种思想文化交汇平台和意识形态较量战场。面对文化发展环境的深刻变化,要增强我国文化的话语权和传播力,提升我国文化软实力,最有效的办法就是加快推进文化改革,增强文化创造活力。在增强文化的意识形态功能的同时增强文化的经济功能,促进文化生产力的更快更好发展,让文化发展既能成为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重要抓手,又能较好地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多层次、多方面精神文化需求,更好地保障人民群众基本文化权益。


  大力推进文化改革发展以增强文化活力,改革要善于统筹兼顾,做到抓住根本、抓好重点


  ●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培育文化市场主体


  ●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


  ●创新文化管理体制


  ●立足中国,面向世界


  牢牢把握党对文化的领导权,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这是推进文化改革发展必须抓住的根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在整个文化建设中居于统领和支配地位,引领社会思潮。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设的全过程,贯穿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的各个领域,提高广大人民群众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努力在全社会形成统一的指导思想、共同的理想信念、强大的精神支柱和基本的道德规范,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吸引力和凝聚力。以改革创新为手段,开发各种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健康向上的文化内容及形式,把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宣传落实到基层。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纸杂志、互联网等载体以及各种文化娱乐活动,加强对祖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宣传、社会主义建设成就的宣传、人民群众身边的各种感人事迹的大力宣传等,努力在全社会营造一个良好的文化氛围,激发广大人民群众文化创造热情,推动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健康快速发展。


  培育文化市场主体,激发文化创造热情。文化创造力源于文化市场主体的竞争进取意识,而增强文化市场主体竞争意识离不开主体的多元化。为此,要积极推进文化体制改革,培育多元文化市场主体。对公益性文化事业,通过改革激发其积极性,在确保政府对其发展的主导下,引入市场竞争机制,增强其创造发展活力。对于经营性文化产业的发展,在保证党的领导下,放开经营,充分调动各方的积极性。对经营性国有文化事业单位进行改革转制,推进投资主体多元化,使之成为文化产业的战略投资者。鼓励民营资本进入经营性文化产业领域,努力形成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文化产业格局。总之,通过改革,大力培育多元文化市场主体,增强文化市场竞争活力,释放文化创造能量,做大做强文化产业。


  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建立和完善文化市场是增强文化创造活力的重要途径。要进一步打破条块分割和行业壁垒,构建全国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现代文化市场体系;完善资本、产权、信息、科技、人才等文化要素市场,培育书报刊、电子音像制品、演出娱乐、影视剧等文化产品市场;完善现代流通体制,促进文化产品和生产要素合理流动;大力发展经纪、代理、评估、咨询等文化中介机构,为文化发展提供专业化社会化服务。充分运用市场手段,推动兼并、联合、重组,实行跨媒体经营和跨地区发展,强力打造文化品牌,培育和发展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和文化创新能力、实力雄厚的大型文化产业集团。通过市场竞争,促进文化资源的整合及优化配置,提高文化产业社会化和集约化程度,促进文化产业和相关行业的联动发展,形成大文化产业发展新格局,增强文化产业的整体经济实力、创新发展能力及市场竞争力。


  创新文化管理体制。长期以来,我国的文化管理体制是公益性文化事业与经营性文化产业混同,政府既办文化又管文化。要通过深化文化管理体制改革,推进政府职能由办文化向管文化转变,推进文化生产提供者的多元化,构建文化市场的竞争环境。区分公益性文化事业和经营性文化产业,对于公益性文化事业,其发展要按照公益性、基本性、均等性、便利性的原则,构建覆盖全社会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保障人民群众基本文化权益;对于经营性文化产业,其发展要充分发挥市场在文化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进一步繁荣文化市场,以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多层次、多方面的文化需求。健全党委领导、政府管理、行业自律、企事业单位依法运营的文化管理体制,形成职责明确、运转有序、统一高效的宏观调控体系,以便把增强政府对文化的宏观调控管理与增强文化单位的创造活力有效结合起来。进一步健全文化法律法规和政策体系,制定完善扶持公益性文化事业、发展文化产业、激励文化创新的政策体系。加强文化市场监管,规范文化经营者的经营行为,保护知识产权,为促进文化市场有序竞争创造良好市场环境。


  立足中国、面向世界。创新要在继承前人优秀传统文化的基础上进行。否则,就成为无水之源、无本之木。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是我们推进文化创新的基础,要从优秀的传统文化中汲取营养。充分挖掘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让更多的人了解民族文化,喜爱民族文化,成为优秀民族文化的传承者和转播者。要以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正确引导和扶持当前的国学热,继承和发展我国优秀传统文化,从传统文化中吸取文化创造活力。同时,善于借鉴其他国家和民族文化的长处,充分汲取世界优秀文明成果的精华,辩证取舍,择善而从。坚持古为今用、洋为中用、推陈出新,以增强我国文化创造活力,提高中华文化影响力,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




互动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