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词的意义不同
1. 把握词性
实词的词性不同,意义可能相同,但在承担句子成分时的功能却有所不同,这其中的语法特点和语法功能也不同,只有准确把握词性,才能做到正确使用。例如:
(1)如果没有丰富的生活积累与深厚的艺术功底,没有较高的语言文字修养,是很难写出高(品位 品味)的作品来的。
(2)加强立法工作,健全社会主义(法制 法治),是全国人大常委会的一项重要职责。
辨析:(1)句中,“品位”指文艺作品所达到的水平,是名词;“品味”指仔细体会,是动词,可以用“高”来形容的只能是名词。所以,该句应选用“品位”。
(2)句中,“法制”指法令制度,是名词;“法治”指根据法律治理国家,是动词,不能充当“健全”的宾语。所以,该句应选用“法制”。
2. 弄清概念
尽管有些实词意义接近,但概念却不同,比如:有些实词是个体概念,有些实词是集体概念;有些实词是抽象概念,有些实词是具体概念。只有弄清了实词的概念属性,才能做到准确使用。例如:
(1)卢沟桥两边的石栏上雕刻着数以百计的石狮,这些狮子在风霜雨雪中已守桥七百多个(春秋 岁月)。
(2)只有(树立 竖立)了正确的世界观和幸福观,才能把自己的人生价值的实现同国家富强、民族振兴紧密结合起来。
辨析:(1)句中,“岁月”的意思是“年月、时代”,它反映事物的集合体,一般不能用在具体数字后,它只能用宽泛的形容词修饰,如“漫长的岁月”,所以(1)句应选用“春秋”。
(2)句中,“竖立”适用于具体事物,不能用于“正确的世界观和幸福观”等抽象事物,应选“树立”,它多用于抽象的好的事物。
3. 考查词义的轻重
有些实词之间基本意义相近,但词义的轻重程度有所不同。如“轻视”、“蔑视”和“藐视”,它们的词义是由轻到重的,这就要求根据特定的语境选用合适的词语,避免大词小用或小词大用。例如:
新能源补贴是全球通行做法,中国对新能源的财政补贴并不(违反 违犯)WTO规则。
辨析:“违反”的意思是不遵守或不符合政策、纪律、规范、规则等,词义较轻;“违犯”的意思是违背和触犯法律、法规等,词义较重。根据语境,应该选用“违反”。
4. 判断词义的大小
一般来说,不同的词有其不同的使用范围,词义的大小也是辨析近义词的一个标准。例如:
北京市政府要求相关单位对“十二五”期间城市地铁建设做出详细的(计划 规划)。
辨析:“规划”在分类上隶属于“计划”,但它在语意上有这样两个限定:一是多用于比较长期、全面而重大的计划;二是相对一般计划来说,规划比较综合、立体和形象。综合上述两点,选用“规划”更加合适。
5. 辨析词义的侧重点
尽管近义词词意相近,但侧重点往往不同。辨析词语时,我们必须抓住这一点。例如:
科学传播不可能立即产生效果,谁这么想,就是(误解 曲解)科学,最终也必然会危害科学。
辨析:“误解”和“曲解”,前者强调错误地理解,后者侧重错误地解释客观事实或别人的原意(多指故意地)。结合这一点,本句选择“曲解”更合适。
【例题】不同管理层次、不同岗位上的人员,不管其工作内容有多大的______,均有其工作的目标和重点。我们必须_____目标,抓住重点,有所取舍,集中_____做属于我们该做的事。
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差距 制定 物力
B. 差别 明确 精力
C. 区别 实现 财力
D. 差异 确定 人力
行测更多解题思路和解题技巧,可参看2014年公务员考试技巧手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