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量关系中的行程问题是公务员考试中老生常谈但又十分重要的题型之一,也是数学类题型的基础题型之一,难度可调,形式多变,虽然小学就进行过专题训练,但未必容易掌握。很多考生面对变形的行程问题而不能判断它的本质,也有很多考生判断出来题型但公式运用不当,那我们该如何处理这类问题及其变式呢?
归根结底,行程问题还是只有三个核心内容,一个核心公式,那就是:路程=速度×时间,考生需要关注的无非是路程、速度、时间的一一对应,题目中通常会涉及多个路程、速度、时间,考生需练就一副“火眼金睛”,理清楚某个速度对应哪个时间哪段路程。
但光掌握上述核心公式是远远不够的,为了应付分秒必争的考场,考生还需掌握一些常用的技巧,列举如下:
1、多用比例:运用比例解题的目的是为了将繁琐的数值简化为简单的数值来进行分析计算,同时比例法的实质也是抓住了数学的核心思想“相对关系”。
2、巧用画图:通过画简单行程图,迅速理清各物体运动轨迹和之间的相互关系。
3、熟用公式:特定模型应用特定公式,秒杀题目。但是一定要记住每个公式的运用前提和它的特征。
4、方程法:方程法作为解答行程问题的通用方法,考生自然是需要熟练掌握,灵活运用的。
浙江公务员考试网提醒大家,在做行程问题时我们要多用比例少用方程,多用份数少用分数。那么为什么把方程法排最末呢?是因为我们在日常学习中,解决行程问题常采取列方程的方式,这种方法思维简便容易操作,但是国考分秒必争,列方程这种方法并不能很好的解决在短时间内达到解决行程问题的目的,因此,我们多采用前3个方法来快速解题。举例如下:
【例1】
甲每分钟走80米,乙每分钟走72米,两人同时从A地出发到B地,乙比甲多用4分钟,AB两地的距离为多少米()?
A.320 B.288 C.1440 D.2880
【浙江公务员考试网解析】
本题答案选D。
为了比较,我们列出两种思路:
方程法:设甲走了X分钟,则得出80X=72*(X+4),解出X=36,36*80=2880,选择D;
比例法:速度比10:9,时间比9:10,差值1,而1对应4分钟,也就是速度80米/分所需时间36分钟,36*80=2880,因此选D。
这里容易发现,比例法解题比方程法快速,口算就能得到答案,比解方程消耗更少的时间。
【例2】
经技术改进,AB两辆列车的运行速度由150千米/小时提升到了250千米/小时,行车时间因此缩短了48分钟,则AB两城间的距离为多少?()
A. 300千米 B. 291千米 C. 310千米 D. 320千米
【浙江公务员考试网解析】
本题答案为A。
方程法:设原先的行车时间为X,则可列出方程为150*X=250*(X-0.8),解得X=2,再乘以150=300千米。
比例法:原来现在速度比150:250=3:5,时间比则为5:3,两份是48分钟,则原来需要的时间为5*24=120分钟=2小时。AB两城间的距离=2*150=300千米。选A。
【例3】
甲、乙两清洁车执行A、B两地间的公路清扫任务,甲、乙两车单独清扫分别需2小时、3小时,两车同时从A、B两地相向开出,相遇时甲车比乙车多清扫6千米,A、B两地共有多少千米?()
A.20 B.30 C.40 D.50
【浙江公务员考试网解析】
应用比例法,甲、乙效率之比为3:2,差1份,1份对应6km,那总路程6*5=30km,秒杀B。
【例4】
一辆汽车从甲地开往乙地,如果提速20%,可以比原定时间提前一个小时到达。如果以原速走120千米后,再将速度提高25%,刚可以提前40分钟到。那么甲、乙两地相距多少千米?()
A.240 B.270 C.250 D.300
【浙江公务员考试网解析】
本题答案为B。
如果提速20%,则原来速度和现在速度比为5:6,时间比为6:5,提前一小时,假定一份即为1小时,那么以前用的时间就是6*1=6小时,再看第二次后半段,提速25%,速度比4:5,时间比5:4,提前40分钟,那么后半段原来用时40*5=200分钟。于是可知前半段120千米用时6*60-200=160分钟。则甲乙两地距离=120/160*360=270千米。
以上例题可以看出,多用比例的思想对于解行程题无疑是最优的方法,考生需要理解比例法的思维惯性,用成习惯,对于难以运用比例思想的题目,再考虑方程法。做到以上这些,那么行程问题就是小菜一碟了!
行测更多解题思路和解题技巧,可参看2016年公务员考试技巧手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