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美国哈佛大学是享誉世界的著名大学。研究者每年在进行调查时都会发现,这所大学里有70%的人没有什么目标,20%的人有一点模糊的目标,只有10%的人有非常明确的目标。最后跟踪下来,这10%的人成功的概率要比另外90%明显高出许多倍。
这段文字启示我们( )。
A.要做一个有目标的人 B.有没有明确的目标结果非常悬殊
C.机遇总是青睐于有准备的人 D.目标就是动力,目标就是方向
2.人生在世,“不如意事十七八,可与人语无二三”,因而,虽然人人都希望自己成“大器”,但
大多数肯定都不能心想事成。成不了“大器”也别沮丧,那就争取成个“小器”。“小器”也有“小器”的乐趣,实惠安定,与世无争。而且,甭管什么“器”,早成早好,晚成晚好,最怕的是一辈子“不成器”,酒囊饭袋,一堆废品,众人一提起他,咳,你说他呀,那是个不成器的东西。
这段文字意在告诉人们( )。
A.要不放弃,不抛弃 B.“大器”什么时候都是少数
C.不要妄自菲薄 D.有的人注定难成“大器”
3.篆书只有直线与弧线,但在圆转往来的描画中是严格讲求对称与均匀的,虽然有着均衡的美,但毕竟是难以描画的,而且严重束缚书写者个性与创造的欲望。《晋书?卫恒传》说“秦既用篆,秦事繁多,篆字难成。即令隶人佐书,曰隶字;汉因行之。隶书者,篆之捷也。汉人取其书写方便,经加工整理,定为全国通用书体。隶书将篆书圆转笔画改为方折,由于不再按照弧线来描画,而是基本按照直线和点钩书写,因而书写速度明显加快了。
以上文字主要说明( )。
A.隶书字体是为适应书写便捷的需要产生的
B.篆书书写困难,严重束缚书写者个性与创造的欲望
C.隶书是在篆书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D.汉代的时候,隶书成为全国通用书体
4.有一种鲑鱼,幼小时,成群游出河源地带,顺流而下出海,成熟之后,又成群溯流而上还归河源,在那里交配、产卵,力竭而亡。在回溯源流的行程中,不管有多大的阻挠,鲑鱼总是舍命克服。有时溯至断岩,便从水中腾跃人空,直到跃越岩上的河段,继续溯流归源,回到原产地,完成生命之旅,也交代传递了生命的使命。第二代孵出后,幼鱼又重复着同样的出海、溯源和回归。
本段文字给我们的启示是( )。
A.鲑鱼坚韧的性格和执著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
B.鲑鱼顽强的生命力值得我们深思
C.生命本能具有根源感
D.人应该具有责任感和使命感
5.在古希腊,国王让人做了一顶纯金的王冠,但他又怀疑工匠在王冠中掺了银子。可问题是这顶王冠与当初交给金匠的一样重,谁也不知道金匠到底有没有捣鬼。国王把这个难题交给了阿基米德。阿基米德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冥思苦想,他起初尝试了很多想法,但都失败了。有一天他去洗澡,他一边坐进澡盆,一边看到水往外溢,同时感觉身体被轻轻地托起,他恍然大悟,运用浮力原理解决了问题。
这段文字说明的是( )。
A.酝酿效应 B.暗示效应
C.半途效应 D.安泰效应
(浙江公务员网http://www.zjgwy.org)参考答案解析
1.A【解析】本题属于意图推断题。概括文意是:有明确目标的人比没有明确目标的人成功率高很多。B项是对文意的同义替换,C、D两项为无关项。A项“要做一个有目标的人”才是我们通过文意得出的启示。
2.A【解析】本题属于意图推断题。文段首先谈到大多数人不能成“大器”这一前提,然后转折,成不了大器也别沮丧,要争取成个“小器”,不管早成还是晚成,总比一辈子不成器要好。通过总结得出不管“大器”还是“小器”,早成还是晚成,都要努力坚持,不能放弃。B项和D项只是论据,C项为无关项。
3.A【解析】本题属于主旨概括题。文段第一句介绍了篆书的缺点。接下来通过引用《晋书?卫恒传》指出:“……篆字难成。即令隶人佐书,曰隶字……隶书者,篆之捷也”。这说明隶书是在篆字的基础上顺应书写便捷的需要产生的。文段的后两句也都强调了隶书书写便捷、快速的特点。故本题正确选项为A。其他三项都不是文段说明的重点。
4.C【解析】本题属于主旨概括题。本段文字描述了鲑鱼出海、溯源和回归的过程,它们溯源的目标是回归,不管过程有多艰难都要克服,最终完成生命之旅,这主要表明了生命本能的根源感。A项不是文段叙述的重点,B项和D项无从推出。故本题正确答案选C。
5.A【解析】心理学家将“把难题放在一边,放上一段时间,才能得到满意的答案”这一现象称为“酝酿效应”。阿基米德发现浮力定律就是酝酿效应的经典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