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公务员考试资料网站
网站地图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主页  >> 新闻时政  >> 重要新闻   
重要新闻
江苏公示30名“准副厅” 揭秘竞争全过程
http://www.jsgwy.org       2010-10-14      来源:江苏公务员网
【字体: 】              

    2010年江苏公推公选领导干部进入任前公示环节。10月13日,省委常委会对进入差额票决环节的60名人选进行了投票,产生了30名拟任用、推荐人选,即日起在中国江苏网等网站公示七天。

    从1519个报名者积极报名,到最终30人脱颖而出,是一轮层层筛选、竞争淘汰的实践,更是一次好中选优、优中选适的探索。记者回访参与关键环节的有关人士,还原30名拟任人选的产生过程。

    高学历:80%是硕士或博士

    这次公推公选的选拔条件中,对学历有明确要求。其中,20个省级机关和省直单位副厅职位要求具有大学以上学历或硕士以上学位,10个高等学校副校(院)长职位要求具有研究生以上学历或所示以上学位。

    从昨日票决产生的30名人选来看,有研究生以上学历或硕士以上学位的24名,占80%;有高级专业技术职称的18名,占60%。在高学历人选中,除了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的任职人员,也不乏一些职能部门的任职人选。例如,拟任国土厅副厅长的李如海为在职研究生学历,博士学位;拟任省卫生厅副厅长的陈少军为研究生学历,硕士学位;拟任省政府法制办公室副主任的马太建为研究生学历,硕士学位。

    年轻化:商务厅“准副厅”39岁

    拟任人选年轻化,可谓这次公推公选的一大亮点。根据此前公布的选拔条件,30个职位的年龄都要求在50周岁以下(1960年1月1日以后出生)。在昨日产生的30名“准副厅”中,1965年以后出生(45岁以下)的15名,占50%。

    其中,还有两位“准副厅”是70后。一位是现任省商务厅外国投资管理处(服务外包处)处长、拟任省商务厅副厅长的陈涛,1971年3月生;一位是现任省环境保护厅自然生态保护处(农村环境保护处)处长、拟任省环境保护厅副厅长的蒋巍,1970年12月生。记者了解到,在江苏的现任厅级、副厅级中,虽然也有70后,但在职能部门、民生部门中,40岁以下的“厅干”为数并不多。

    有女干部4名,党外干部4名

    30名“准副厅”中还有4位是女干部,全部集中在20个省级机关和省直单位。分别为现任拟任省委统战部副部长的马连美,拟任省民政厅副厅长的张宝娟,拟任省司法厅副厅长的张亦军,拟推荐为省总工会副主席人选的王爱平。

    另外,这次还有4个职位定向选拔非中共党员,因此在30位“准副厅”中有4名党外干部,分别是省司法厅副厅长职位、省环保厅副厅长职位、省审计厅副厅长职位、省体育局副局长职位。

    重视“适岗”和基层经历

    记者了解到,这30名人选的决出,经过了报名和资格审查、适岗评价、笔试、民主推荐和面试、组织考察、差额票决等多道程序,是从1500多名竞争者中胜出的。

    作为这次省级公推公选的创新举措,新增的适岗评价环节,在昨日决出的30名人选中也得到了充分的体现。适岗评价的主要目的,重在考察报名人选适应岗位的能力,所以岗位经历、基层工作经历等尤为重要。在20个省级机关和省直单位副厅职位人选中,接近9成人选的拟任职务与现任工作岗位相关,例如,省司法厅、省国土厅、省卫生厅、省环保厅等各职能部门的拟任副厅人选,目前都是相应厅局的处长。

    光考察环节就有11个步骤

    9月上中旬,各考察组深入到人选所在单位进行考察。而这次的考察环节也可谓十分严格与细致,足足有11个步骤!包括考察准备、考察预告、民主测评和征求意见、个别谈话、查阅资料、征求纪检监察部门意见、调查核实、综合评价、听取领导意见、汇总有关材料、汇报考察情况等。这次公推公选的集中考察还十分注重民意,共发放民主测评和征求意见表7036份,谈话3132人,对考察中听到的群众反映,逐一进行了查核。公选办还将考察对象统一提交省纪委征求意见,并由纪检监察部门出具意见书。

    从1519个报名者积极报名,到最终30人脱颖而出,是一轮层层筛选、竞争淘汰的实践,更是一次好中选优、优中选适的探索。记者回访参与关键环节的有关人士,还原30名拟任人选的产生过程。

    “让干得好的考得好,能力强的选得上,作风实的出得来”

    公选简章一出,很多人就发现了一个有别于以往的新环节——适岗评价,对报名人选是否适合、能否胜任所报职位进行测评。

    适岗评价评什么、怎么评?其具体指标是:学历学位、领导岗位经历、专业背景、基层工作经历、年度考核及奖励情况。5个指标的评价结果不仅全部量化计分,还按一定权重比例带入到后续各环节,成为能否进位的首道实质性关口。

    以往放在组织考察环节的岗位匹配度的测评,这次单独拿出并专门计分,目的何在?省公推公选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庄同保一言以蔽之:“强化德才能力和实绩导向,防止唯分取人、唯学历取人,让干得好的考得好,能力强的选得上,作风实的出得来。”

    庄同保说,5个指标对领导干部必须具备的综合素质和专业素质兼而有之。江苏需要层次高知识新思路开阔的干部,公选中考量领导干部是否具备一定的学历水平,是回应江苏发展的需求,也是提升干部队伍层次的需要。将领导岗位经历、基层工作经历等纳入适岗评价,体现了中央多岗位锻炼干部、注重基层导向的新要求。专业背景的考量,则是为了更加贴近职位要求,目标取向是实现人岗相适。而把年度考核和奖励情况也量化计分,则把干部的工作实绩、一贯表现以及群众和组织的认可度纳入其中,体现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的鲜明导向。

    “干什么,考什么,把人岗相适的干部考出来”

    “我是快快乐乐地参与,快快乐乐地被淘汰。”省级机关一位处长这样描述自己止步于前三的公选之路。

    这位处长报考的是外单位。“客观地说,笔试题出得很不错。考题内容既有当前的宏观大背景,又有该部门涉及的热点难点问题。既能考出岗位特点,又能考验领导干部的基本素质。题型、题量也很合适。”

    考试,是最为社会瞩目的重要环节,也是公选质量的“口碑”所在。干什么考什么、让干得好的人考得好,是命题的重要原则。笔试面试命题组总负责、省教育厅副厅长、省教科院院长丁晓昌认为,“考试的价值尺度不会偏向那些只注意职务升迁、不重实干善考试的人。试卷就是要让有工作实绩、作风扎实的人能考得好、出得来。”

    笔试面试都采取“一职一卷”方式,通过一些日常工作的处理来考量处理问题的能力素质。如高校职位的试卷中,两个国家留学生发生冲突、分管外事的副校长该如何处理一题,题目本身只有100多字,但是背后隐含的信息量很大。“回答好这个问题既要有外事等相关政策理论的积累,又要涉及应急处理、学生管理、行政后勤等多个部门多条线的沟通协调,可以说是立体、复合、多头考察知识储备和应变能力。”

    命题组成员是从专家库里随机抽取的30名专家和相关厅局领导。具体操作中,由一个专家带领四五个有关联度的厅局长组成考官小组,每位考官提出选题,小组成员间反复讨论磨合,第一轮筛选后交由专家组逐一过堂。丁晓昌回忆,过堂极为严格,第一批拿出的题目几乎全被否决,后面的题目也是几经调整修改,令命题成员头疼不已。

    报考本单位副厅长岗位的省环保厅自然生态保护处处长蒋巍幸运地通过面试冲入了“前三”。到面试这个环节,本单位报考者是否会比外单位人更有优势?蒋巍说:“我感觉完全没有。和我一起入围的都是一些外单位的领导,还有专家教授,他们本来就很有专业所长,又经过驻点调研。而且我比较熟悉的环保法律、水治理、生态文明保护建设、污控等业务点都没有考。”

    江苏如何培养大师级人才、如何推进农村的文化建设……“题目与岗位的结合度很高,就是本系统的人想答好也不容易。”一位参加了省文联面试的考生告诉记者,“就算不能胜出,也有大历练、大收获,更加了解领导岗位需求,逼自己开阔视野和思维,加强学习。”

    防泄题保密功夫做到家

    整个公选过程中,凡适宜公开的都在第一时间以适当的形式通过媒体公开,主动接受监督,而该保密的关键环节,则做到滴水不漏。

    丁晓昌说,他直到封闭出题前一天才接到通知。命题人员集中后,先上交手机,然后接受X光机安检。到了封闭点,一封就是十来天,所有对外联系全部切断,直到面试开始、考生被封闭后才“恢复自由”。参与笔试出题的省委统战部副部长、省政协港澳台侨委员会主任李熙诚,单位临时有急事要安排,他也只能在纪委、组织部工作人员监督下与单位通电话。连外出散步也只能在指定区域内走走,各路口通道都有武警把守。

    “20个厅局的领导关了10天,许多工作不得不放下,但是体现出组织部门为了维护公平公正下了大决心。”丁晓昌说。

    保密,不仅仅在组织形式上,更在考试内容上。丁晓昌回忆,专家组严防试题“宿构”,每道题目都经过反复论证。

    而在面试现场,记者亲眼看到,所有考官和工作人员均提前一天上交了手机、电脑、U盘等一切与外界联系的通讯工具,进入封闭考点,连中饭也是在考场解决。考卷在29日当天由武警押送到考场后才拆封。面试分为上下午两场。上午场开考时,下午场的考生在另一封闭点内,所有通讯工具全部上交,待面试时由武警护送到考场。这使得考生之间、考官与考生之间泄题串题完全不可能。

    民主推荐:阅读材料不少于半小时,严防“凭印象取人”

    省级机关及直属单位推荐分为两场,分别为集中推荐和在各职位所在单位进行的分职位推荐。省级机关职位集中推荐由省级机关各厅局主要负责同志、各省辖市委负责同志、来自基层的省党代会代表、省人大代表、省政协委员等共110人参加;分职位推荐在本次公选各职位所在单位进行,一般由所在单位副处长以上干部、省辖市局(部、校)的正职参加。

    高校职位民主推荐只进行一场集中推荐。参加推荐会的人员为省委办公厅、省人大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省政协办公厅、省纪委、省委教育工委等有关部门的负责人,本科院校、省属高职院校的党委书记、校(院)长,约140人。

    南京艺术学院党委书记米如群曾参加过省里三次公选的民主推荐。“这一次在以前的基础上,更加严格、严密、细致。”虽然已时隔两个月,米如群对三个改进印象深刻。其一是设了“必读时间”。为了防止参加推荐大会的人员在阅读人选材料时草草了事,公选办规定了不得低于半个小时的材料阅读时间,这个时段内,只能看材料,拿不到表格打勾。其二是对本单位推荐人选进行了限制。“比如自己单位有很多人报名,你无限制推荐本单位人选,‘公’字就不够,所以限定只能推荐两个,这让岗位的选择度更广。”第三是材料更加细致、完整、周密,便于推荐人了解候选人全面情况。

    作为推荐人,省社科联党组书记、常务副主席张颢瀚的亲身感受是,“大家都非常慎重。每个岗位的差异性很大,要根据各个人的优势,按照岗位需求推荐。”

    作为一名学者,张颢瀚更有一番评价。他认为,以往我国干部选拔制度的根本缺陷是少数人选人,选的方式呈现封闭化和神秘化的特点,难免产生不公平竞争问题。这次干部任用制度的改革,经过几层民主推荐,从以往的封闭化、神秘化,转变为公开选拔与民主监督相结合,民主的参与性与组织的集中讨论相结合。以民主、开放革除了封闭性积弊,为全国干部选拔制度改革做了很好的探索。

    组织考察:11个环节为考察对象“画准像”

    9月6日,面试结果甫出,由省级机关厅局长带队的15个考察组便分赴入围考察阶段人员的所在单位,对入围的90人开始考察。

    通过考察,每个职位最终挑选出2名人选提交省委常委会票决,是整个公选中至关重要的一道关口,因而从程序设置到实际操作都高度审慎。

    省纪委副书记江里程带队的第一考察组考察的是省审计厅和省交通厅的两个副职职位人选。“民主测评表上,德能勤绩廉这5个常规项目被细化到13个子项目,根据13个子项目的表现来评分,有利于更准确、深入了解考察对象各方面的情况。”

    省级机关职位的民主测评表上,“德”细化为政治态度、大局意识、团结协作、思想品德;“能”细化为政策理论水平、组织协调、业务能力、推动落实;“勤”细化为精神状态和工作作风;“绩”细化为履行职责成效、解决复杂问题。高校职位的测评则把“德”细化为政治素质、组织观念、师表形象,更加符合高校职位要求。

    整个考察细分为11个步骤:考察准备、考察预告、民主测评和征求意见、个别谈话、查阅资料、征求纪检监察部门意见、调查核实、综合评价、听取领导意见、汇总有关材料、汇报考察情况。这也许是近年来组织考察中程序最为精细的一次。

    参与面广、了解深入,是参与考察人员的第二个共同感受。江里程说,省公选办的《考察工作方案》对民主测评、个别谈话的人数和范围进行了具体规定。“省级机关的民主测评,要求副处以上干部、直属单位领导班子成员、考察对象所在处室、单位全体人员或中层以上干部参加,如果人数在50人以下的,还要扩大到全体干部。如对一位来自国家审计署的考察对象,其所在单位的干部就全部参与民主测评。”

    个别谈话时,省级机关部门的必须不少于20人,省辖市机关部门的谈话对象除了党政领导班子成员、人大政协主要负责人之外,还有法检“两长”和部门中层正职以上干部。县(市、区)的则要访谈省辖市、县(市、区)两级的有关领导。

    审计厅副厅长等职位要求是党外人士,在对3个人选考察时,考察组还特地访谈了党委统战部、所在党派负责人。

    各考察组还听取省委、省政府分管有关领导和职位厅局主要领导意见,并对人民来信和在考察中反映的有关问题逐一查核。

    据统计,15个考察组先后发放民主测评、征求意见表7036份,收回7032份;与3132名同志进行个别谈话,并对29名在现单位工作不满2年的考察对象进行了延伸考察,到原工作单位了解情况。

    “深入群众,依靠群众,大量的访谈让考察组多方面多角度多层面了解考察对象的情况。”江里程说。

    “如果说民主测评、大规模访谈是素材的集合,那么,综合评价所形成的几百字的一页纸,将是为考察对象绘制的一幅画像”,省档案局局长、考察三组组长谢波说。

    综合评价主要是从思想政治素质、组织协调能力、业务水平、工作实绩、作风情况、一贯表现和群众公认度等7个方面,对考察对象逐一评价并计分排序。为了能把像画准,小组讨论中充分发扬民主,每个成员充分发表意见,严格对照谈话记录,从7个方面逐条分析。“不带个人成见,怀着对事业负责、对个人负责的精神,磋商讨论、反复斟酌,力求每句话每个词都要恰如其分,每个考察对象的评价材料都几易其稿,每句话都力求有出处且真实客观。”

    “一定要像,一定要就是他,像画准了,才能为好中选优、优中选适提供坚实基础。”谢波说。(王晓映 陈月飞 郁芬)

    30个职位的拟任用、推荐人选任职前公示名单

    (公示时间:2010年10月13日至10月19日)

    1.马连美,现任省委统战部办公室主任。女,1965年8月生,回族,江苏南京人,中央党校研究生学历,1992年6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87年12月参加工作。拟任省委统战部副部长,试用期一年。     

    2.杨明,现任南京大学哲学系党委书记。男,1968年12月生,汉族,江苏兴化人,在职研究生学历,博士学位,教授,1992年1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90年8月参加工作。拟任省委党校副校长、校务委员兼省行政学院副院长、党委委员,试用期一年。     

    3.张宝娟,现任省民政厅人事教育和社会工作处处长。女,1967年9月生,汉族,江苏南京人,大学学历,硕士学位,1994年10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90年8月参加工作。拟任省民政厅副厅长、党组成员,试用期一年。     

    4.张亦军,现任省司法厅法制处处长。女,1965年3月生,汉族,江苏淮安人,大学学历,学士学位,无党派,1986年7月参加工作。拟任省司法厅副厅长,试用期一年。     

    5.李如海,现任省国土资源厅规划处处长。男,1964年8月生,汉族,江苏兴化人,在职研究生学历,博士学位,高级工程师,1994年6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86年7月参加工作。拟任省国土资源厅副厅长、党组成员,试用期一年。     

    6.蒋巍,现任省环境保护厅自然生态保护处(农村环境保护处)处长。男,1970年12月生,汉族,江苏泰兴人,大学学历,学士学位,无党派,1992年8月参加工作。拟任省环境保护厅副厅长,试用期一年。     

    7.丁峰,现任省交通工程建设局副局长、南京禄口国际机场二期工程建设指挥部副总指挥。男,1965年9月生,汉族,江苏淮安人,大学学历,学士学位,研究员级高级工程师,1994年1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86年7月参加工作。拟任省交通运输厅副厅长、党组成员,试用期一年。     

    8.陈涛,现任省商务厅外国投资管理处(服务外包处)处长。男,1971年3月生,汉族,江苏启东人,在职研究生学历,硕士学位,1994年1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91年8月参加工作。拟任省商务厅副厅长、党组成员,试用期一年。     

    9.吴晓林,现任省文化厅副巡视员。男,1962年2月生,汉族,江苏泰兴人,大学学历,学士学位,1985年6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84年8月参加工作。拟任省文化厅副厅长、党组成员,试用期一年。     

    10.陈少军,现任省卫生厅办公室主任。男,1966年1月生,汉族,江苏江都人,研究生学历,硕士学位,1987年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90年7月参加工作。拟任省卫生厅副厅长、党组成员,试用期一年。     

    11.褚宗明,现任省审计厅法规处(审计督察处)处长。男,1961年6月生,汉族,江苏南京人,中央党校大学学历,高级会计师,高级审计师,九三学社成员,1984年7月参加工作。拟任省审计厅副厅长,试用期一年。     

    12.周暐,现任省人大常委会外事委员会委员(副厅级)。男,1962年5月生,汉族,安徽临泉人,大学学历,硕士学位,1998年7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84年7月参加工作。拟任省政府外事办公室副主任、党组成员。     

    13.刘彤,现任省体育局竞技体育处处长。男,1967年4月生,汉族,山东济南人,大学学历,学士学位,无党派,1989年9月参加工作。拟任省体育局副局长,试用期一年。     

    14.朱新华,现任南京市商务局副局长、市商务委员会委员。男,1966年10月生,汉族,江苏姜堰人,研究生学历,博士学位,农业技术推广研究员,1993年7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89年7月参加工作。拟任省粮食局副局长、党组成员,试用期一年。     

    15.张钧,现任省级机关事务管理局房地产管理处处长。男,1966年1月生,回族,山东单县人,中央党校研究生学历,注册房地产估价师,1985年7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87年7月参加工作。拟任省级机关事务管理局副局长、党组成员,试用期一年。     

    16.马太建,现任省政府法制办公室行政法规处处长。男,1962年4月生,汉族,江苏淮安人,研究生学历,硕士学位,1989年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84年7月参加工作。拟任省政府法制办公室副主任、党组成员,试用期一年。     

    17.王爱平,现任泰州市总工会党组书记、副主席。女,1962年7月生,汉族,江苏泰州人,省委党校研究生学历,1988年1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80年12月参加工作。拟推荐为省总工会副主席人选,拟任省总工会党组成员。     

    18.郑泽云,现任淮安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版权局、文物局)局长、党委书记。男,1965年2月生,汉族,江苏宝应人,省委党校研究生学历,二级艺术监督,1985年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85年8月参加工作。拟任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书记处书记、党组成员,试用期一年。     

    19.冯少东,现任省科学技术协会副秘书长、省科技干部进修学院院长。男,1967年11月生,汉族,江苏南京人,省委党校研究生学历,1997年1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88年8月参加工作。拟推荐为省科学技术协会副主席人选,拟任省科学技术协会党组成员。     

    20.刘旺洪,现任南京师范大学党委常委、党委办公室主任。男,1963年3月生,汉族,江苏金坛人,在职研究生学历,博士学位,教授,1984年6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84年8月参加工作。拟任省社会科学院副院长、党委委员,试用期一年。     

    21.张进明,现任南京工业大学校长助理、教务处处长。男,1961年1月生,汉族,江苏如东人,研究生学历,博士学位,教授,1995年7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80年2月参加工作。拟任南京工业大学副校长、党委常委,试用期一年。     

    22.焦富民,现任扬州大学研究生部主任。男,1964年1月生,汉族,江苏高邮人,在职研究生学历,博士学位,教授,1985年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87年8月参加工作。拟任南京财经大学副校长、党委常委,试用期一年。     

    23.李北群,现任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校长办公室主任、局省共建工作办公室主任。男,1969年10月生,汉族,江苏新沂人,大学学历,硕士学位,研究员,1993年9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91年7月参加工作。拟任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副校长、党委常委,试用期一年。     

    24.颜晓红,现任南京航空航天大学人事处处长。男,1963年6月生,汉族,湖南衡阳人,在职研究生学历,博士学位,教授,1995年1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86年7月参加工作。拟任南京邮电大学副校长、党委常委,试用期一年。     

    25.王浩,现任南京林业大学风景园林学院院长。男,1963年3月生,汉族,江苏姜堰人,在职研究生学历,博士学位,教授,2001年9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83年6月参加工作。拟任南京林业大学副校长、党委常委,试用期一年。     

    26.吴健荣,现任苏州科技学院教务处处长。男,1963年6月生,汉族,江苏苏州人,研究生学历,博士学位,教授,1996年5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88年7月参加工作。拟任苏州科技学院副院长、党委常委,试用期一年。     

    27.戴国洪,现任江苏技术师范学院教务处处长。男,1966年9月生,汉族,江苏吴江人,在职研究生学历,博士学位,教授,1995年10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88年8月参加工作。拟任常熟理工学院副院长、党委常委,试用期一年。    

    28.冯振卿,现任南京医科大学国际教育学院院长、国际交流合作办公室主任、港澳台办公室主任。男,1962年8月生,汉族,河北高碑店人,研究生学历,博士学位,教授,1985年4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82年12月参加工作。拟任江苏大学副校长、党委常委,试用期一年。     

    29.戴跃伟,现任南京理工大学工程技术研究院常务副院长。男,1962年9月生,汉族,江苏镇江人,研究生学历,博士学位,教授,1984年4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87年4月参加工作。拟任江苏科技大学副校长、党委常委,试用期一年。     

    30.方忠,现任徐州师范大学教务处处长。男,1964年8月生,汉族,江苏南通人,在职研究生学历,博士学位,教授,1985年1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86年8月参加工作。拟任徐州师范大学副校长、党委常委,试用期一年。

    记者昨日获悉,江苏昨日还公布了一批省管领导干部公示名单,公示日期至10月19日。

    为进一步扩大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民主,广泛听取社会各界意见,提高选人用人公信度,根据《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规定,省委研究决定对7位拟任职干部和推荐人选进行任职前公示。在7位干部人选中,除了省公安厅党委委员、政治部主任左锁粉拟任江苏警官学院党委书记外,其余6位均为地方领导干部,涉及苏州、张家港、太仓、靖江等地。 (郑春平)

    7位省管领导干部任职前公示名单

    (公示时间:2010年10月13日至10月19日)

    1.左锁粉,现任省公安厅党委委员、政治部主任。男,1957年2月生,汉族,江苏金坛人,省委党校研究生学历,1977年6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77年9月参加工作。拟任江苏警官学院党委书记。     

    2.徐美健,现任张家港市委副书记、市长,张家港保税区党工委副书记、管委会主任。男,1963年4月生,汉族,江苏吴江人,省委党校研究生学历,1997年4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83年7月参加工作。拟任张家港市委书记、张家港保税区党工委书记。     

    3.姚林荣,现任苏州市经信委主任、党组书记。男,1965年1月生,汉族,江苏吴江人,中央党校大学学历,1989年5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82年7月参加工作。拟推荐为张家港市市长人选,拟任张家港保税区管委会主任。     

    4.陆留生,现任太仓市委副书记、市长,太仓港经济开发区党工委副书记、管委会主任。男,1962年5月生,汉族,江苏吴江人,大学学历,1991年4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83年7月参加工作。拟任太仓市委书记、太仓港经济开发区党工委书记。     

    5.王剑峰,现任太仓市委常委、副市长(正处级)。男,1967年8月生,汉族,江苏常熟人,中央党校研究生学历,1994年10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86年7月参加工作。拟推荐为太仓市市长人选,拟任太仓港经济开发区管委会主任。     

    6.陈明冠,现任靖江市委副书记、市长。男,1964年2月生,汉族,江苏泰州人,中央党校大学学历,1988年8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83年7月参加工作。拟任靖江市委书记。     

    7.赵叶,现任靖江市委常委(挂职),江阴经济开发区管委会副主任兼江阴经济开发区靖江园区管委会主任。男,1963年3月生,汉族,江苏江阴人,省委党校大学学历,1991年1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80年10月参加工作。拟推荐为靖江市市长人选。